今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完成“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是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是旧貌换新颜的家宅变化,更是一个个普通人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幸福故事。
为更好地记录分享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温馨回忆、感人事迹,区委宣传部、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听爸爸妈妈讲临安故事”系列活动第二季——“和爸爸妈妈讲小康故事”亲子宣讲活动。
讲述者:吴群、郑羽涵母女
让我们一起讲述小康故事
“龙门秘境”变身记
女儿:妈妈,我好想再去一趟石门林家塘姑婆家呀,他们就像住在天上一样。记得那年正月,我们去姑婆家拜年,门口那片梯田中,我还看见了一根根冰棱;远山上,树枝上霜凝成一片雪白,好像仙境一样。真的太美了。
妈妈:是的,姑婆她们那儿现在建设得很好,是很有名的“龙门秘境”旅游景区了,也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可是妈妈小时候,那儿可不是这样的,我们要进去一趟也很不容易。
女儿:妈妈,那你们是怎么进去的呢?
妈妈:那时,石门连公路也没有,我们进去看姑婆,都是一脚一脚走进去的,我们沿着大山,爬石阶,穿毛竹林,冬天踩着膝盖那么深的雪,走上一整天才能走到这里。
女儿:啊?要走一整天啊,那是真的很辛苦。后来这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妈妈,您能跟我说说吗?
妈妈:好的,郑羽涵,那我就跟你讲讲这个“龙门秘境”的变身记吧。年,粟裕将军率领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转战到天目山区,他们把石门一片地区作为了后方大本营,数千名战士住进了这里。医院、被服厂,和村民们亲如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新四军转战到其他地方去了,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理念却永远留在了这里。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石门当地的党员干部利用水势,让家家户户架起木碓,把“木粉经济”做得红红火火。那时候一百斤木粉能卖到九块钱,也能买到七八十斤米。这收入在当时可是临安第一名,最高的!
女儿:妈妈,石门人这么厉害啊!
妈妈:是啊,后来,石门的木粉产业逐渐衰落了,木碓也结束了它的使命。可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高虹政府、石门的党员干部又开始动脑筋了。终于在年,一份“龙门秘境”的发展规划出炉了。
女儿:妈妈,什么是“龙门秘境”的发展规划呀?
妈妈:“龙门秘境”发展规划就是把石门与相邻的龙上、大山两个村联手打造升级版的村落景区。这个村落景区是浙江省六个农村改革集成示范区项目之一。
女儿:哇,当初那么不起眼的小山村居然建设成省级示范区了。太了不起了。
妈妈:是啊,当时高虹镇政府一口气盘下石门村七幢古宅,请来专业团队,花大价钱翻修了老房子,建起古宅建筑群,还原了曾经的“商道驿站”,还设立了新四军革命纪念馆,永远怀念他们。同时,龙上村的狮子山上,沿着天然的岩壁,建成了条专业攀岩线路,成了全省唯一的“攀岩小镇”。
女儿:妈妈,我想起来了,上次我在新闻里还看到经常有一些来自国际学校的小老外来这里上户外运动课的报道呢。
妈妈:是的,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到了今年,这儿已打造成为一个4A级景区了,石门村的“商道驿站”,龙上村的“竹海韵律”,木公山的“诗画田园”,冷坞顶的“云上人间”,大山村“高山御茶”,林家塘的“江南天山”展示了这个美丽山村的无限魅力。老百姓也过上了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女儿:哦,妈妈,我明白了!是石门人继续发扬了新四军的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把小山村建设得这么好的,对吗?
妈妈:你说的很对,正是遵循着革命精神,干部群众带领老百姓找到了乡村致富的新路子,让“龙门秘境”越来越生机勃勃了。
女儿:好了,《“龙门秘境”变身记》的故事就讲到这儿了。
温馨提醒
播出时间:
10月26日—11月06日
周一至周五17:30—18:00,20:00—20:30
周六、周日10:00—11:00,17:00—18:00
播出平台:
FM96.4乐活广播
在线收听:
蜻蜓收音机、乐活广播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dl/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