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吴门诗社品宋斋7月词作业点评


品宋斋七月词作业

出题:雨竹清影、玫瑰花香

词评:上官左儿、三月风

出题要求

一、词牌:《增定词谱》、

两个词牌皆以正体为准,任选其一。

二、主题:

1、主题不限,限入声韵。

2、以“时夏咏怀“为题,韵部不限。

01、盛夏题吴宁溪山幽茫图

蝴蝶庄生

万壑清风,一溪明月,个中或隐癯仙。更惯了、松林染黛,云岫含烟。怕负韶华静好,幽茫处、只合深眠。晴和日,长桥屐动,南浦舟还。

应是兰亭佳客,流觞事,访来岁岁年年。便辞却、梁园躁滑,西子缠绵。待约樵夫听去,逍遥界、不许琴闲。莺啼里,未隔流水高山。

左儿评:对仗工稳,用词贴切,溪山幽茫图跃然纸上。远处的苍茫和近处的繁华对比鲜明,历历在目:长桥人动,南浦舟还,曲水流觞,高山流水……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02、辛丑夏雨夜咏怀

放歌

草路花腓,萍池风去,湿云暗护楼深。争又识、松窗梦雨,鹃脆天金。旧约江南只记,衣上雪、堆絮浮沉。春还在,桂馆浪游,回转繁阴。

残灯一宵滋味,留朔雁、年年醉棹曾寻。暮山外、迷蛙也惯,别浦梅霖。便问生尘画轴,红叶洗,可到缨簪。明明是、疏野好景寒侵。

左儿评:上阙铺承有致,雨夜忆起江南旧事。下阕咏怀,睹物思人,感慨良多!结构上前后呼应,佳作,学习!

老师简评:词句切题,唯意象略显凌乱。天金何谓?天津?

03、

放歌

夏半雨飞尘,窗倚玉杯清湿。风过一亭花影,漾云塘深碧。

野园灯火隔重楼,听鼓转琴瑟。会得垂虹星鬓,只孤山春息。

左儿评:上阙交代时间地点场景,用远焦;下阕写亲身感受,发出感慨:时光飞逝,孤山春息。落笔沉稳,言简意深。

老师简评:倚玉杯何解?结未能衔接。

04、

三月风

暮雨涨桥溪,晴后半城山色。极目透林云岫,恰绿烟浮白。

谁家竹外碧苔深。紫燕高飞急。漫向槐杨阴里,听熏风送笛。

左儿评:上阙就是一幅雨后云山图,下阕借景抒情,清新自然。

老师简评:淡雅清新,得宋词之趣。

05、夏日感怀

三月风

李紫梅黄,虫鸣莺老,晚阴嘉树参差。风定处,荷香细细,燕语迟迟。遥想青山有意,应溅溅,碧水繁枝。更清绝,落霞野鹜,飞与云齐。

乘兴停杯酌句,思量久,竟无旧绪来兮。世间笔,丹青写尽,不似相思。岁半轻狂空许,却原来,性本憨痴。随他去,杯空月冷鸦栖。

左儿评:上阙极尽铺成,描写夏日景色,但”莺老”、”燕语”、”野鹜”加上下阕的“鸦栖”,似有冗赘之感。下阕的情绪有些跳跃,与上阙稍有意隔,可斟酌。

老师简评:可入花间。

06、夜宿奔子栏镇

吴振义

白马峰头,金沙水畔,绮霞邀夏初还。眸尽处、云浮曲径,翠染高原。凯凯茫茫积雪,翛然似、潘鬓斑斑。雄浑意,三江并流,横断千山。

追念一行茶马,征尘远,几多险阻艰顽。晚风咽、松涛未绝,月影疑残。莫向苍穹吹笛,有碧嶂、密锁幽闲。斟杯酒,难解夜永清寒。

左儿评:上阙描写气势恢宏,一气呵成,下阕写茶马古道的尘远艰险,体现了作者的怀古悲悯情怀,整阙词对仗工整,言辞准确,用笔老到,有东坡之风范。

老师简评:恐碧嶂、密锁幽闲?倾杯处,难解夜永清寒?

07、

楠竹

落帽薄歌筵,好事笑吟酸切。清晏诗间荷事,是初心难说。

君家往事虑成灰,好景旧风物。细雨铜盘露冷,剩一秋黄叶。

左儿评:上阙铺成有致,奠定词的基调,下阕发出感叹,物是人非,落叶悲秋。上下片过度自然,达意清晰,堪为佳作。

老师简评:荷事,特指否?

08、夏日赏楠竹师兄沐川竹海图抒怀

雨竹清影

古木干云,幽篁蔽日,飞虹一挂危悬。看谷底、潭深几许,龟沐千年。且去清凉洞府,耽此境、作个顽仙。珠帘外,黛桥似画,碧水含烟。

应效韩湘横笛,徐风里、盈盈襟袖翩翩。莫笑我、神游蜀地,心向桃源。今夜雨疏星淡,书斋静、片刻偷闲。沉吟际,若有竹浪喧喧。

左儿评:上阙描写非常生动,一幅沐川竹海图跃然于前,下阕过度自然,由竹联想到了吹笛的韩湘子,拓开一笔。末句点睛,意犹未尽。

老师简评:雨疏风骤,可,雨疏星淡,恐弗能并。

09、步晁无咎韵

楠竹

荷外蒲亭,云边鸥信,约来旧思需还。是误了,桃脂春泄,蠡水腥蛮。向晚湘帘懒放,有庭竹,未雨先斑。更绫色,铺毫意气,折绪家山。

风景买山而已,多少事,前尘或者花间。更笑是,移盘厌尽,郁垒浇残。纵我半生内卷,盼清躅,径冷花闲。有新月,衣上不尽清寒。

左儿评:上阙布景,已埋下深深的离愁别绪,家山情结。下阕由景入情,感慨光阴似箭,人生内卷之困惑,内心盼清躅,又觉势单力孤,唯借径冷花闲,新月清寒为叹。词风柔美婉约,清丽耐品。

老师简评:前尘或者花间,可酌。

10、

紫凝轩主

疏雨落高林,蝉唱绿阴无觅。贴水新荷半掩,衬横塘风色。

兰舟已去沧波远,鱼雁云山隔。记取清樽明月,钓一江寒碧。

左儿评:上阙描写夏日雨后蝉鸣,新荷出水之美景,下片过度自然,然而情绪落差稍大,鱼雁之隔显得有些突兀。结句似有寒秋之意,与高林蝉鸣,新荷半掩稍隔,可斟酌。

老师简评:结甚有味,然寒碧恐未切题。

11、辛丑夏三塘采风

傲梅

行到彩云间,遍地杨花如雪。迎面馨风阵阵,任花间醉蝶。

睹来无不称惊绝。更听莺声悦。尽兴已忘归晚,戴满天星月。

左儿评:好羡慕云贵高原四季如春的气候,夏天的三塘宛如春城,作者笔尖的风物俨然一副花蝶曼妙的深春之景,描写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老师简评:杨花如雪,未知合乎黔地夏之风物否?

12、

无论魏晋

吹尽天涯,几片离恨,乌啼声里愁多。当此际、流云缚壁,落日凝河。孤柳据风漫舞,绾执念、缕缕消磨。怕相问,还将惯问,镇日安么。

温软江南更惧,寒烟染,秋来鬓里霜皤。便谁个、耽春旖旎,横笛蹉跎。试以袈裟敛束,梵音外、半阕情歌。都休说,堪定满腹风波。

左儿评:这是一个故事,读完上阙,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红楼梦里的痴情种子贾宝玉,失去了心爱之人的悲切幽怨。下阕便是他来到江南常州的天宁寺出家为僧,袈裟缠身,即使再听到梵音外的情歌,也能从容淡定了。不知我的理解是否说得通呢?或许作者另有其解,但我肯定,魏晋兄写的一定不是他自己。

老师简评:离恨,愁多,过近。孤柳凭风漫舞?还将惯问,堪定满腹风波,斟酌。

13、游眉县千亩荷塘

芳華

舒展绿罗裙,绣上可人浓绮。间有亭亭香蕊,恰迎人姿媚。

沾她色调亦垂怜,安得瑶池里。如允凌波是我,也做花仙子。

三月风评:上片用词极美,荷之韵跃然而出,活泼灵动。下片结处有新意,更胜“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足见功底。但题目中“游”字似多余了,词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另用韵也不符合要求。

老师简评:恰迎人妩媚?

14、珠海苏曼殊故居

芳華

南国云乡,印禅故宅,鬼才之气相传。便识得,糖僧谥号,奇绝当年。随性风流几许,应不管,哭笑无端。弃尘俗,寸心赚得,一世超然。

苏家巷中闲步,兴漫赏,译诗擅画其间。耽情处,轻柔抚像,花月微残。雕木青砖幽径,空脉脉,影失天边。来长谒,有人默语生怜。

三月风评:此作与“时夏咏怀”主题不符,可作为游历怀古之作。上片写苏曼殊生平的风流奇绝,笔意流畅。下片转为当下之景,游历之处。尤喜“雕木青砖幽径,空脉脉,影失天边”一句,看似空脉脉,实则落入心底,呼之欲出。结句将之前隐于景中的情感收拢,呼出,有了归处,无声胜有声。全篇还可更紧凑些。

老师简评:演绎故事较多,过实则词味必淡。

15、莫愁湖消夏

蝴蝶庄生

池柳惯垂阴,些许清凉波濯。叶上蜻蜓未稳,与荷风商榷。

俗尘难得有闲人,岁月留斑驳。且向胜棋楼外,倚阑干一角。

三月风评:老师此作以景入情,由情见意。“蜻蜓未稳,与荷风商榷”,呈现因果,动静相宜,灵动可爱。下片由景入情,转为对俗世的思考,结处“胜棋楼”似是一场古今对话,穿越时空而来,读来意境悠远,有豁达之意。

16、夏日咏怀

蝴蝶庄生

热浪蒸云,熏风减翠,夜来愁损难禁。怕只许、披衣独坐,拥鼻低吟。暗自沉思风物,能有几、不换冰心。趋炎态,怒蛙鼓噪,乱鸟投林。

西陆蝉声安在,南冠志,俗尘暮世为金。更莫问、东篱柳老,北海寒侵。总把双轮负了,误多少、典诰搜寻。鸡窗外,何日好雨涔涔。

三月风评:老师此咏怀之作通篇多用典故,警示寓意深刻。“愁”字入境引领全篇,因何而愁?前有热浪蒸云,后有暗自沉思种种。文中可见词家于逆境犹持雅意,为诗词始终不渝的情愫,值得我们学习。结处“何日好雨涔涔”,既是盼望当下有一场雨可消暑,也是期许我辈当有沉心静思做诗文的心态,方不负岁月。谨记教诲!

17、夏日咏怀

紫凝轩主

骤雨初收,岚烟散尽,澄空又展霞绡。渐望断、行云暮卷,流水喧嚣。霅上风情如许,横画舫、柳倚溪桥。江南好,笙歌未落,偶羡渔樵。

思来少年英气,前尘事,沉沉湮入青毫。二十载、蝉声厌耳,蝶梦难招。都信江湖倦客,浑忘却、旧日高标。轩窗倚,冰轮易动心潮。

三月风评:起句入境,人已在江南画里,种种意象明快旖旎,一派夏日雨后景象,美不胜收。上片末“偶羡渔樵”句一个偶字写出了忙里偷闲的实际,也为下片做铺垫,使全篇更为紧凑。从偶羡渔樵引出思来少年,自然流畅。蝶梦难招、旧日高标,写出身不由己的无奈,同时也照应上片。结句将难解的心绪转嫁给一轮月,也是一种释然。

老师简评:下阕后半可再酌。

18、荷塘泛舟

一苇

欸乃若无声,风涌银鳞千叠。弥望田田成碧,映远山眉睫。

翻波鱼尾动心湖,不觉红双颊。一抹伤情滴落,灼清秋残叶。

三月风评:欸乃开篇,象声词若无声,悄然写出了景色的动人心魄,入此景已忘机。翻波鱼尾破静入动,是什么触动了作者?尺素?濡沫?还是未忘之江湖?田田成碧处,独觅一残叶。一苇姐词少见伤情。

老师简评:上阕切题,泛舟之趣彰然。清秋残叶不合。

19、

无论魏晋

拭却镜中灰,且眺白云推物。劫入佛门俗世,渐纠缠漫说。

炊烟拟上莲花座,空费鹊儿帖。初月未曾秋浸,便一襟寒彻。

三月风评:首句之“镜”是眼镜还是心镜?此作禅味深重,虽不解其深意,但觉读来心绪凝重,悲伤之情甚浓。能入心者,皆为好句。未忘鹊儿,魏晋兄且拾起。

老师简评:意象较为凌乱,尚需理顺。

20、

竹子

夜枕入轩风,吹溽梦随依约。容易与秋相遇,在风烟阡陌。

翻衾一霎了前尘,溪鸣掩寥落。别恨那时明月,正阑干檐角。

三月风评:此作以“梦”引领全篇,起句由实到虚,转结回归,虚实结合,情意渐生。然小令当惜字,“风”重字可避,竹子兄赶作业大意了(这句我是悄悄说的)。个人感觉掩寥落后,“别恨”二字可省,那时明月足矣。

老师简评:心底那时明月,正阑干檐角?

21、饮白茶于木楠雅舍

绿衣

露润玉芽儿,纤手浸香融雪。雅舍烹萌春色,但雨来无歇。

曾将形迹锁云涯,傍花爱山月。破暑非因本意,任红尘惊绝。

三月风评:上片写实,烹茶听雨,如临其境,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下片转为虚写,结句展开,是淡泊之意,茶之性也是人之性,意境深远。爱之深切!

老师简评:雅舍闲烹春色?破暑非因本意,未解。

22、那拉提远眺

雪芬飞

远眺白云闲,拥得天山香雪。绿毯如茵层叠,万千花如蝶。

往来消夏正当时,邀风情相悦。最羡林中松客,枕溪清梦绝。

三月风评:绿草如茵,万千花蝶,飞飞姐此行大饱眼福了。“万千花如蝶”一句是一字领四字,可把“万”字换个动词。后转处及己抒情,风情句直白了些。结句清溪二字换个位,如何?

老师简评:草原消夏正当时?

23、夏游青果巷

上官左儿

梅子黄时,家家雨日,新晴小巷听蝉。着眼处,泥墙黛瓦,青石梅轩。旧约江南曾记,千果巷,风物当年。临河岸,千帆竞汇,百果争鲜。

深宅听风欲语,门环扣,熟谙多少先贤。又道是,荆川故里,八桂堂前。无数仁人志士,谋国策,青史名传。而今正,荷风柳浪生烟。

三月风评:青果巷,常州文脉之地,此篇为游历咏怀之作。上片梅雨时节江南新晴之景。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有当下泥墙黛瓦,青石梅轩之静美,也有往昔千帆竞汇,百果争鲜之繁盛。下片寄情咏怀,似有风寄语,书香墨迹,青史名传,穿越百年而来。整篇都好,唯独结处荷风柳浪接仁人志士、青史传名弱了些,或是少了些过渡。

老师简评:上阕小巷风物灵动。小巷,千果巷,何必重复,千果巷三字可换。下阕亦多冗赘。

24、凉都与闺蜜走瑶池

谢燕

林径落清凉,正践瑶池之约。穿个银针丝雨,绣绿云轻托。

眸漫秋水接青波,思绪湖心泊。只说二三痴语,怕闺情离索。

三月风评:以雨起意,穿、绣字用得生动,赋予了小女儿之态。下片由景转情,思绪渐起,结句“只”“怕”,欲抑实扬,女儿心思尽在其中,淋漓尽致,足见作者细腻心思。

老师简评:许绿云轻托?秋水,青波,可换其一。懒说二三痴语?

往期链接

一苇赏析《古诗十九首》之四:今日良宴会

一苇赏析《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

品宋斋词作研习《满江红》

蝴蝶庄生、吴宁、李文魁诗书画欣赏

一苇赏析《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

七月社课点评词部

七月社课点评诗部

吴门诗社创作精神:

诗写我心,诗寄情怀,诗格高尚,诗韵雅正;

吴门诗社处事原则:

宽容、包容、平和、平等。

总编董学增(蝴蝶庄生)

主编一苇

编委琴韵绿衣婉清心淡薄冰阿晨雪芬飞无论魏晋

本期编辑婉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dl/96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