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他把小龙虾亩产量主动下降了多斤,亩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当过教师、做过服装厂,再干到务农,从当初为了去除藕带中的杂草而放养天然小龙虾,再到后来为求壳薄、爪小、肉质比例高的小龙虾,7年苦行僧般的塘口生活,繁育出了--小爪麻壳青虾。他大胆突破、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一条不一样的小龙虾生态养殖之路,他就是潜江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技术总监--陈居茂。

1谈起养虾,陈老师说道:

我是被动养虾,不是主动养虾。我刚开始养鱼、种藕带、种莲蓬、养黄鳝、泥鳅。当时把这个藕带种下去以后,有几个池子里面长了一满溏的麦黄草,就是菹草。结果藕没发起来怎么办呢?有几个老师就说这个好办!你就用虾把里头那个草给你吃掉,吃完了以后你再栽藕,所以我们当时就从莲蓬田拾了些野虾子丢在了那个塘里面,结果发现这个草真的是越吃越少了,草被吃光后我们把那个虾用笼子捕出来,发现都已经是大虾了。一颗饲料没喂、一滴药品也没有用过,是完全没有管,结果虾子长的非常漂亮。这为我后来设定这个生态养殖的这个方向也是打下了基础。

后来开始规模养殖小龙虾栽了伊乐藻,跟大家这个养的方法是一样的,但发现这个养虾会搞得越来越复杂,使用药物啊、投饲料啊、大量的耗费人工,而且还容易发病,等等等等,我们就开始思考这不是方向。如果能搞的这个虾我们不需要管太多事,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工,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饲料,不需要使用药品,那么这个虾养出来他又好又安全,成本又低。

所以后来我就在藕池和这个莲蓬田里面搞了套养,搞套养的那个虾是完全不用管虾,只管藕带和莲蓬,每亩能出70斤-80斤虾,多的池可以出到斤左右每亩。所以我们从四年前就定了一个目标,这个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我们怎么养虾,到那时候虾的面积发展的比较大,养虾的水平也提得比较高,小龙虾市场供需开始接近平衡,甚至打破这种平衡供过于求,我们怎么办!这虾我们怎么养!还养不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后找到答案是一定要用生态的办法来养虾。只要用生态的办法来养虾,我们给小龙虾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更大的发挥天然饵料生物的作用,更大的发挥通过水草为核心的这个调控体系来调理他的生态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就会让整个成本大大降低。

我们年的养殖面积没有减,还是亩,但整个人工成本节约了七八十万,饲料这块节约一百多万,这两项就节省了两百多万,而且虾还长得好长的大,卖的价格还更高。这些年我们一直在降产量,年我们的亩产是斤,售价在7-10元/斤,年设计产量在-斤/亩,虽然没做到有些超产,但因为小龙虾品质好,最低时27-28元/斤,最高时卖到40-50元/斤,从6月中旬开捕,一直到11月底停笼,直供餐饮均价应该在31元/斤,7钱以上的大虾,1两以上的虾占多数,丰产时每日1两以上虾能出到0-斤,都是自繁自育的小爪麻壳青虾,这种虾在市场非常受欢迎,尤其高档餐饮酒店非常受欢迎,这个虾头部与尾部比例比较均匀,爪小、肉质饱满、虾壳比较薄,耐运输,一个标准包50斤的,到客户那只会死亡几只,因此每亩的总产值都在元以上,但是人工投入、投入品投入都降低,利润反而增加了,人还轻松了,我们现在已经尝到了生态养虾的这个甜头。

2但对于年小龙虾市场,陈老师还是忧心忡忡:

我们小龙虾现在整体还不能够完全叫产能过剩,应该叫做部分时段产能过剩,4月份、5月份包括6月份这三个月,出虾是非常猛,此时冷库大量收购。如果没有冷库大量收购,这些虾完全涌入市场,那必然是一场灾难。往年冷库虾供应市场基本上都是销完了的,但是年据我了解冷库的虾没有销完。那么这里面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的产能已经开始接近于过剩了。

现在小龙虾全国平均亩产只有斤左右,但在技术比较成熟的地方,比如说潜江地区的平均产量大约是斤左右每亩,现在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还在进一步呈井喷势扩大,同时技术普及速度也很快,随着技术的提高,不要说达到斤亩产量,全国平均单产只要达到斤/亩,我们这个市场就可能出问题。再从我们服务的餐饮企业传来的信息来看,年餐饮市场整个消费能力没有上升的趋势,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小龙虾养殖最终是要到我们食客口中去,要被消费者所消费的。因此除了餐饮食用以外,能不能开发出其他更多的休闲食品种类,来对小龙虾养殖的产能进行消化,是很关键的问题。

集合以上信息我们不难得出不及早布局,第一控产能、第二个开发更多以小龙虾为食材的食品,那这个行业的未来还是值得担忧的。小龙虾现在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这不是一个好事!小龙虾不能被资本市场炒作!小龙虾要回归理性,我们要让小龙虾成为一个大众食品!我们不能让他变成贵族食品!让广大的消费者、老百姓能够吃得起。所以要呼吁我们小龙虾产业链各方面,从养殖端开始包括我们动保、饲料等相关的企业、流通加工环节、餐饮企业共同努力把价格降下来,才能让消费量更大,才能让行业的供需平衡。

小龙虾从池塘一出来,在流通环节就有六道甚至七八道转手,把小龙虾成本推高,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倡有能力的养殖基地尽量去掉中间环节直接和市场对接,小龙虾销售也要采用新零售、新业态,让我们的虾直接跟餐饮对接跟市场对接,省去一些中间环节。这样才能够把小龙虾的价格从一个方面给他降一降。我们养殖户要从怎样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多下功夫,我们的流通环节尽可能的压缩中间环节,我们的餐饮企业要放弃过去暴利时代的那种想法,小龙虾就是一个普通的食材,要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整个产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3如何能生态的养好虾,陈老师提出:

养虾真正的功夫不是在喂养虾本身,而是在营造合理的小龙虾生态环境。其一是要控制好养殖密度,虾的密度越高对整体生态环境要求也就越高。密度基本要控制在8-10只/m2,密度高了就下笼捕捞,给小虾提供生长空间,让精心营造的小生态圈保持好动态平衡。其次是要注意水草这个最关键的因子,要让虾的生长与水草及水草间的生物活饵达到动态平衡。

我们现阶段选择的水草是轮叶黑藻,因为虾特别爱吃,且轮叶黑藻是中国本土水草、喜高温,他有1%的蛋白含量,维生素A族B族D族都有,是很好的小龙虾饵料,不仅能够满足小龙虾生长所需营养,还能提高小龙虾自身免疫力。以前河沟里到处都是这种草,后来没有了,原因就是都被小龙虾吃掉了,既然小龙虾这么爱吃,那我们就种给他吃,而且螺丝、摇蚊幼虫、蜻蜓幼虫等也爱吃这种水草,这些正好是小龙虾的天然活饵。轮叶黑藻是喜高温藻,高温期生长旺盛,庇荫效果好,小龙虾喜冷不喜热,轮叶黑藻刚好给小龙虾夏季提供了庇护和阴凉。同时池塘的改造要高起点设计,从开始就要精心设计,比如池塘顺着季风的方向建设,上风口进水,下风口出水,便于排污,也便于溶解氧的进入水体。

4在不断的探索中,陈老师还发现了许多小龙虾不为人知的秘密:

以前冬天10月份以后小龙虾都是不投喂的,有一年冬天我们投颗粒茶籽饼清理野杂鱼,后来发现开始粉末没了,再后来落在草上的大颗粒茶籽饼变小也逐渐消失,并且在溏里发现了小龙虾蜕的壳,那就说明小龙虾在摄食且在生长,才会蜕壳。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证实是小龙虾冬季摄食后,我们就开始投喂一些芝麻饼、花生饼之类,结果第二年我们的小龙虾最早上市,比其他养殖户至少早了1个月,抢占了市场先机。

再后来就小龙虾冬季摄食及蜕壳这一现象,我又对传统养殖理念里提及小龙虾冬季全都进洞的生活习性产生了质疑,结合我观察到有大量小龙虾在冬季活动,决定做了一次疯狂的实验。专门抽干了一个池塘,发现确实有大部分小龙虾并未进洞,而且冬季在外活动的虾苗居多。通过以上两次事情过后,我认定现在主流的小龙虾养殖技术并不一定完全正确,还需要继续去发现和认知。这也造就了我接下来更大的发现。

小龙虾主流观点是一年只能繁育一次,年3月我们把产过卵的黑壳虾(抱过卵的小龙虾腹部的游泳足是直立的,没有抱过卵的小龙虾游泳足是抱紧的)放入了没有养殖过小龙虾的池塘,确实出现了很多虾苗,但是还不能最终确定,担心有原生虾对这个数据造成了误导。

第二年3月,我们又新挖池塘,保证没有原塘虾影响数据后再次放入抱过卵的黑壳虾,10天左右就发现有虾开始打洞,这是小龙虾产卵的一个信号,再过1个月左右发现了虾苗,又过一个月发现了更多的虾苗,这足够说明小龙虾确实能够二次繁育。前一阶段我们的小龙虾产量并不是太好,员工都有些紧张,早春2万多斤的大虾40多一斤没有卖,一百多万产值没有要,只是重新打散后又放回各个池塘,员工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但6月份下去割草的时候发现了很多虾苗,大家才放心,实际我的做法就是为小龙虾二次繁育而没有告诉大家的一个秘密。也得意于此我们年小龙虾产出后劲十足。因在小龙虾繁育过程中因为公虾需要承担打洞和多只母虾交配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公母比例做人工干预,而是选择了自然性比。同时为了得到壳薄、爪小、肉质比例高的小龙虾我们选了8个系天然水域的原种,两两交,产生四个第一代子一代,再次两两交,产生两个第二代子一代,最终两两交产生的子一代麻壳虾,再混育后人工选育再到大田里自然筛选,历时7年日日夜夜苦行僧式的坚守,不敢有任何错误发生,否则前功尽弃从头再来。

5习惯了探索的陈老师,也总结出了一套五月瘟生物防控的办法:

通过我们这些年的研究发现引起小龙虾大发病的两个关键因子。首先是溶解氧,小龙虾在清晨的时候容易浮头,在阴雨天的时候容易浮头,只要小龙虾三次浮头,这个池的虾必然开始发病,要使池塘不缺氧,首先在虾塘的改建时就需要按照疾风方向建设,我们知道水中的氧气70%来自水生植物产生的氧,30%来自空气的溶解氧,在晴天时,水生植物所产生的氧气是足够用的,但是在阴雨天,这部分来自空气的溶解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按照疾风的方向修建池塘就是要让空气在水体表面作用的时间足够长,来破坏水体表面张力,空气中的氧分子向水中溶解的速度也会随之会加快。

水草种植同样是个重要环节,但不是越多越好,要精确控制,不能过多。水草在阳光充裕时可以产生氧气,但是在阴雨天及夜晚,他的生物耗氧也是不容忽视的。另外池塘底部也不能出问题,底部的粪便残饵等大量的有机质没有得到及时的降解,就会繁殖微生物,其中部分菌类会大量消耗底部氧气,造成底部缺氧,所以我们要在晴天时适当的使用有益微生物,及时转化分解底部有机质。再者就是要让水草长到一定高度,小龙虾除了摄食以外,其他时间都会在草上栖息,这样把小龙虾生存的平面空间改成了立体空间,相对密度就会降低,且把小龙虾生存环境从含氧量较低的底部提高到含氧量较高的水体中上层。通过这样几个措施,我们可以让小龙虾尽量的避免缺氧,小龙虾的免疫功能就会比较正常,不容易染病。

第二点就是要尽量的减少水温温差变化,如果在一天24小时中变化两三度,小龙虾是能够自我适应的。但如果说水温昼夜温差达到了五度,小龙虾就会有反应。更极端的一种情况,刚才是晴天、大太阳,突然变天暴雨一下来,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如何才能减少这个水温的剧烈波动,还是水草!其次是藻类,要让它有一定的量。那么我们整个池塘的水体就相当于一个热容器。温度高了藻类和水草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生物能最后变成了化学能储存在藻类和水草里面,不至于使水体的温度过高。而到了夜晚的时候,水草、藻类通过呼吸作用也在释放能量,使水体的温度不会快速下降。

但水草的种植量不宜过多,早期也就是在春季,水草覆盖量应占整个池塘主体的30%,到了夏季我们水草的覆盖量最高不能超过60%,这个池子里要让一部分草接近或达到水面的高度,如果池子里面没有边上也要有水花生或者野草之类这样的草。这些草是来救命的,在夜晚、凌晨或者是其他阴雨天气时,万一池子底部缺氧了,小龙虾会自我调节浮上来,偶尔一两次这样的浮头不要紧,但是次数只要超过三次就会有问题。总而言之一句话,养虾大发病就是因为前期我们对生态调控这个工作没做好,所以说我们养虾的最大工作、主要的工作,不在养虾本身,而是在给小龙虾营造生态环境这一个过程,才是我们重点要抓的地方。

不用药、少喂料、生态的办法养好虾!是陈老师提出并极力倡导的小龙虾养殖模式。借以上陈老师的成功养殖经验给大家加以参考,稳健走好小龙虾之路。

——会讯——

年,我们因小龙虾齐聚荆州

3月12日-13日

年三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

让世界聆听“荆州小龙虾宣言”

火爆的小龙虾为华东、华中水产养殖产业注入了无法估量的活力。旺盛的市场需求、向好的政策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中国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小龙虾已经形成了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物流餐饮、文化节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近几年,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和产业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小龙虾饲料、动保、设备、渔具等市场容量巨大。但是中国小龙虾产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小龙虾加工厂和餐饮消费端能否完全消耗已有产能,如何长期保持良好的经济收益;小龙虾养殖仍面临大面积亏损,小龙虾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如何进行大幅度地提高;小龙虾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得到有效的解决;为小龙虾产业服务的新产品、前沿产品不断涌现,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中国小龙虾产业急需共同探讨上述关键问题的解决对策,为未来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达成更多共识,寻求更佳路径。

中国水产养殖网秉承为小龙虾产业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行业沟通交流平台理念,定于3月12~13日在湖北荆州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荆州是中国小龙虾产量第一市,据不完全统计,年荆州小龙虾养殖面积万亩,产量35万吨,市场上消费的小龙虾1/4~1/3来自荆州。在这里,我们将聚集小龙虾产业各领域顶级智慧,整合行业内外有效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搭建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链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帮助小龙虾相关企业找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共享共赢的最佳实现路径,推动中国小龙虾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组织机构一

丨时间地点

3月12日-13日中国·荆州·绿地铂骊酒店

丨大会规模

丨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荆州市人民政府

丨承办单位

中国水产养殖网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

荆州市水产局

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批发市场

丨协办单位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

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

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协会

中国供销湖北鑫湖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丨战略合作单位

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丨金牌赞助单位

嘉吉饲料(镇江)有限公司

海一(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丨赞助单位

天门粤海饲料有限公司

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福润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厦门市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

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康农发水质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仕必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火热招商中

.....

丨鸣谢单位

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诺可信(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丨支持单位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湖北省水产局

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浙江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长江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会议日程二部分论坛拟邀嘉宾三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领导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相关领导

崔和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李剑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

何建国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ChrisBonvillain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教授

陈瑶湖

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教授

舒新亚

国家级星火计划有关淡水螯虾项目负责人兼首席专家

顾泽茂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会长

陆剑锋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

汪亮

湖北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处长

陈焕根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奚业文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阮国良

长江大学教授

魏开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教授

汤亚斌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

蔡俊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秘书长、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

(更多重要嘉宾不断更新中)

部分与会企业四

天猫

盒马鲜生

京东7fresh

湖北莱克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宝龙集团有限公司

阿青龙虾(温州奋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堕落虾

文和友

豪虾传

麻辣诱惑

(更多参会企业不断更新中)

报名方法五

丨赞助合作

 蔡先生

 刘女士

18171105 蒋先生

丨报名联系

-

手机:18556576陶女士

   18171105蒋先生

会议注册费:元/人(含听课费、资料费、场地费、餐费等,交通住宿自理。)

参会费支付方式:

开户名称: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华夏银行南京汉中路支行(华汉)

账号:4140001810029329

水产养殖网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gs/60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