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尽锐出战决胜云龙光阴的故事,改变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90.html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四年不到

原来垃圾成堆的贫困村

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

在这个成功逆袭的故事里

主角是一个叫“四哥”的驻村工作队队长

时间:年5月9日地点:云龙县检槽乡三合村

进三合村的路是一条崎岖的山路,由于路面没有硬化,前车扬起的尘土几乎遮挡了我们的视线,可以想见,如果下雨,这里的通行情况会有多糟。

走进三合村,一行人灰头土脸,可是一下车,大家却被眼前的情景“震”到了: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广场、学校、卫生室样样俱全,小桥流水、亭台照壁,一路花红柳绿,一时间让人有种走进了公园的错觉。

一个后进村的华丽逆袭

其实三合村以前有段并不光彩的历史,这个村曾经是全乡闻名的“垫底村”“后进村”,人们一提到三合村都忍不住要摇头,因为这里光棍多、赌棍多、醉汉多;贫穷落后再加上风气不好,外村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村里的姑娘拼命嫁出去。

(图为三合村旧照)

以前走进三合村,村道两旁垃圾成堆,臭气熏天,蝇虫乱飞,根本不是眼前这般“靓丽动人”,而这种颠覆性的改变只花了四年时间,这不得不提到一个叫“四哥”的人。

(杨志雄,村民都叫他“四哥”)

紫燕,你在家吗?以后垃圾要开始分类了,塑料、玻璃瓶要分开,其他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村民王紫燕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卖店,一大早四哥杨志雄就带人到她家宣传一项刚刚实行的新制度——垃圾分类法。

垃圾分类,这种在大中城市都很难推进的操作,在这个海拔米的贫困山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记者注意到,村里所有的垃圾箱都是分类的,村民家里也自备了两个垃圾桶,他们会把塑料瓶、玻璃瓶、金属放在可回收的桶里,其他不可回收的垃圾则单独放在一起。

扔垃圾这件事,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副部长黄艳却专门就垃圾分类为何推不动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她认为公民素质的缺乏是关键。

没想到在距离北京千里之遥的云龙县的一个小山村,垃圾分类却正在默默推开。这个让各类专家都头疼的社会问题,在这里正得到有效的解决。

杨志雄

垃圾分类一开始大家还是有点不理解,但是时间长了,他们逐步逐步也认得这个的危害,以我们村干部,我们共产党员带头,他们逐步也形成一个好的体系,好的制度,好的习惯。

杨志雄是云龙县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的科长,年被下派到三合村担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刚来的时候,他也被三合村“震”到了,只不过,他的感受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图为三合村旧照)

杨志雄

当年来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当年来的时候这些全部都是垃圾,这一片都是垃圾荒地,苍蝇蚊子比较多,野猪野狗到处都是,进来村口这些地方是臭烘烘的,非常不舒服。

杨志雄当过兵,喜欢整洁干净有序的环境,第一天踏进三合村,他就觉得很崩溃,因为这里的情况比自己之前的想象还要糟糕。来到村委会,看到村食堂,他又第二次崩溃了:

杨志雄

一堆堆菜扔在地皮上,快要通洞了的锅放在一个电磁炉上,还有一个土灶,筷子和碗乱七八糟摆放了一些,苍蝇到处飞,看着很不舒服。

干净整洁在杨志雄的字典里不仅仅是卫生习惯,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精神面貌:你能想象一群连地都不扫连碗筷都不洗的人,会把工作干得有多好?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印证了他的经验:

村干部喝酒赌博,晚上不睡觉,早上叫不醒。

干工作纯属应付,群众意见很大,但是他们无动于衷。

脱贫项目根本没几个愿意去推,大家都嫌事多麻烦。

这种状态,让杨志雄很沮丧,到村三天了,他还不知道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开展。

改变从厨房开始

第四天早上7点半,杨志雄起了个大早,他走进村食堂,咬牙把堆积成山的碗筷洗刷干净,给村干部做了一顿早餐。早餐做好,大家都还没有起床,他就一间一间的敲门叫大家起来吃早点。从第一顿早餐开始,杨志雄给村干部定了一条规矩:

杨志雄

我跟他们说要向我看齐,我起床,你们不起床不行,我做不到的你们也不用做到,我做到的你们必须做到。

一听这话,有的村干部不高兴了:三合村近几年前前后后来了多少批驻村工作队员和扶贫工作队员,都是打个蘸水就走了,就你杨志雄一来就给我们定规矩?

杨志雄说到做到,他每天都是全村起得最早的人,村食堂的灯是全村亮得最早的地方。他每天做好早餐,挨个敲门叫大家起床,边吃早餐边把当天的工作分配好,哪几个入户调查,哪几个摸底造表,吃过杨志雄早餐的村干部开玩笑说:天下真没有免费的早餐啊。

杨志雄还是个特别执拗的人,他要是认定干好一件事,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由于资金不到位,到村后的半年时间,杨志雄踏上了一条尴尬又艰难的“化缘”路,县里的科局负责人,县长副县长都被他一一找遍了,他只有一个目的:给村里要钱要项目,不给就不走。去的次数多了,有的领导看见他都绕着走,有的甚至把他撵出来。原单位的同事跑来劝他:不要到处去要钱了,你这样做是给咱们检察院丢脸啊。

杨志雄管不了那么多,村里基础那么差,不到处去要怎么办?他甚至跑到州里来要钱,凡是他认识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能找的关系他都找了,驻村四年,他前前后后给村里要来的资金和项目超过万元,他摇头苦笑:我这是把下半辈子的人情都透支完了。他说,欠人情比欠钱还难受,如果不是为三合村,有的人有的忙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找不会去用。

每天中午或傍晚,茶余饭后,人们都喜欢聚在连心桥附近的小广场,跳舞唱歌拉家常,这种情景在城市司空见惯,可是在偏远的三合村,却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变化,以前晚上6点以后,村里就见不到一个人了,唯一的娱乐就是抽烟赌博。

全村老少都叫他“四哥”

马建兵也是云龙县检察院下派的驻村人员,他是年3月来到三合村的,他来的时候,小广场已经建起来了。

驻村工作队员马建兵

从年到现在将近4年,老老小小,无论年龄比他大还是比他小的人,都叫他四哥,可能都是因为大家认可他的能力,肯定他的工作,就这么叫起来了。

三合村委会主任杨克军

他待我们像兄弟一样,就像哥哥一样的照顾我们,关心我们。

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叫杨志雄“四哥”,杨志雄则无论说什么一开口就是“我们村”。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四年时间可能还不够村口的一棵小树苗长成苍天大树,但是这四年,村里发生的改变却是翻天覆地的,这一切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

驻村工作队员马建兵

他看到了花椒产业的前景,就带着乡上的、村上的、还有工作组,到四川汉源去考察贡椒,今年又种了几百亩,现在已经种了亩左右。

为了培植支柱产业,经过考察,村里决定发展养羊、养牛、养猪三个合作社,可当时的状况是:上面有政策,但是没钱。怎么办呢?是等资金到位了再干还是先干了再说?四哥选择了后者。他从家里拿了八万块钱,为合作社的建设先垫付了部分资金,把圈舍、场馆先建起来,合作社建起来运转了一年多后,垫出去的钱才陆陆续续还给了他。

驻村期间其他的工作队员轮换了好几批,杨志雄成了驻村时间最长的队员。还记得年9月接到驻村任务的时候,他其实还没有从三个月前父亲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年女儿在大理一中备战高考,临近高考,村里多个项目正处于建设的攻坚阶段,他抽出时间到学校陪了女儿一天,第二天就匆匆赶回了村里;年8月,连续下了几个星期的大雨,有一段进村道路发生了水毁塌方,车辆无法通行,村食堂面临断粮断菜,四哥带领一部分党员和村干部,在泥泞的山路里步行一公里多,用小背篓把粮食和蔬菜运到村里......

杨志雄和妻子女儿合影

四年了,每次有人问他你想不想家,四哥都是笑笑说:习惯了。

我们问杨志雄:为什么要去挑战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他说:公民体系涉及每一个人的素质和生活习惯,民众的素质最终会影响到法制社会的建立。他是搞法律工作的,他希望扶贫不仅仅只是把房子建起来,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有公序良俗的乡村环境。

云龙县检槽乡三合村航拍↓↓↓

云龙县融媒体中心杨伟松云龙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杨虎飞

大理广播电视台张丽李婧禹俊勋段潇伟报道

王璐璐整理编辑

扫黑除恶节目预告

由大理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州政府新闻办和大理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每周一期的扫黑除恶系列访谈节目。5月21日,第二期节目邀请大理州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做客大理广播电视台FM.7直播间,就大理检察机关如何强化捕诉一体化办案机制,重拳“破网打伞”等内容作访谈。

节目播出时间:每周二上午11:30——12:00首播,下午2:00--2:30重播。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gs/63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