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跃然纸上廿四节气,与时携行


廿四节气,与时携行

——浙师学子探访山东博物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记录着大自然的寒来暑往、四时更迭。春山采茶,夏林寻荫,秋月对影,冬雪探梅……天时与物候,情感与世事,在斗转星移间律动着相似的节奏。“物感心动”的中国古代自然与人文美学,在岁月雕刻的时光典籍里,同样凝集着物我交融的亘古之美。7月11日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跃然纸上”民间艺术调研实践队探访山东博物馆,一窥千年古蕴。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

GrainRain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东风既解冻,散而化雨水。下面这幅藏品是柳子谷的《春雨竹石图轴》。颇有“春雨春风正及时,亭亭翠竹满皆迟”之感。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分代表文物《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展示的是春分时节,莺飞草长,海棠胭红,梨花如雪,辛夷如火。百花开而燕归来,昼夜均而寒暑平,实乃良辰。

画中一鹿一鹤在立于松柏之下,闲适自得。杨慎《升庵外集》卷九十四:“北之语合鹤迥然不分,故有绘六鹤及椿树为图者,取六合同春之义。”古代的鹿和鹤都有吉祥、长寿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所以也作为吉祥画的代表动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summer

中国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六”之音;“鹤”取“合”之音,“鹿鹤同春”即为“六合同春。”加以松树和各色绿植代表春天的含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鹤鹿同春”图。斗转星移间,暑气渐盛,夏至已至。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要说夏至最美的风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绝对当之无愧。三月桃花七月荷,荷叶丛下有轻歌;香浮动晓寒外,早有蜻蜓立初荷。画中荷叶罗裙碧水长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画中仅有枯木与孤鹰带给人广袤无边的静寂,恰如凛冬三月,生机潜伏,万物敛藏。冷到极致的大寒,恰恰应了那句古语,凡事物极必反。“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孤鹰振翅欲飞,枯木犹有绿芽,预示着大寒过后,又是新春。

纸上节气队追根溯源,于文物古画中探寻二十四节气之美,感受北斗七星指引下的农耕文明。

在此次参观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二十四节气的美以及带来的震撼,无愧于“中国第五大发明”。我们惊叹于中国节气的深厚底蕴,折服于二十四节气的无穷魅力。当下,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将之转化为更容易让儿童吸收的故事或其他形式,让节气跃然纸上!

王梓轩张骞亓

傅歆然陈瑶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gs/87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