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鳅
文|杨飞
平常日子,海潮一日两度,有涨有落。然而,清朝乾隆年间,乍浦发生的这次大海潮却长时间不退,海水冲过了堤坝,淹没无数的房屋、百姓和牲畜。汤山天妃宫前的石头狮子,被海水一直冲到驻防乍浦的八旗军政长官衙门前才停下来。等到大潮水退去,有一条海鳅在海堤下的低洼处搁浅了,没法游回大海。这海鳅长数十丈,远近百姓听说后,争相赶到海边去割海鳅肉,用来熬油代替灯油。后来割肉的人实在太多了,海鳅痛得不行,跳起来翻了个身,一下子压死几百人。这是清朝朱翊清《埋忧集》中记载的故事。评说:这故事真假参半。真的有两点:第一点,历史上乍浦确实发生过特大海潮,“飓风大作,海溢圮”,这是乾隆四十六年(年)发生的事。第二点,海中最大的动物确实是海鳅。《辞海》中查不到“海鳅”条,只有“泥鳅”和“花鳅”,都是掀不起风浪的。海鳅是古人对鲸鱼的称呼,因为鲸鱼躯体庞大,所以古人也称大船为海鳅船,比如《水浒传》第八十回是“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又如《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记载:“整步骑阵于江岸,而以海鰍及战船载兵驻中流击之……”广东方言中,至今仍有称鲸鱼为“海鳅”的,珠海市海边则有地名“海鳅湾”,又名“海鳅口”。至于假的方面,主要是夸张过了度。据记载,目前发现的鲸最长为30多米,“长数十丈”有点夸张了。而“压死者数百人”的说法,更像是“大头天话”。作者生活在乾隆以后的嘉庆至同治年间,这故事显然是听别人讲述的。而这故事,不知已经在多少个茶馆经过了多少个人添油加醋,渐渐就成了书中这个样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jt/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