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注册用户达6亿,多次让UGC生产者不爽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m.39.net/pf/a_13346256.html

“UGC内容”仍然没有成为喜马拉雅的自我认知来源,但在腾讯系和字节跳动系的新一轮围剿下,喜马拉雅对传统优势内容的焦虑感正在上升,生态的缺失和内部组织效率的不力,则放大了这种焦虑。

作者

周亚波

对喜马拉雅FM(以下简称喜马拉雅)而言,新一轮的自我定位,又成为了在年急需考虑的问题。

作为拥有6亿注册用户、国内占有量第一的音频平台,其成立8年以来的路径,契合了国内音频行业的发展路径。从初期移动互联网对网络音频场景的再造,到中期拥抱知识付费浪潮,再到如今依赖版权内容的有声书内容的兴起,喜马拉雅每一波次都参与其中,并逐渐依靠着自身的运营能力,奠定了如今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当中,UGC内容一直扮演着微妙的角色。对喜马拉雅而言,旗下的UGC生产者的数量也是其作为平台的优势之一,其用户数量、数据托管都是其站在以邀请播主为主的蜻蜓FM与转向音频直播和音频社区的荔枝FM的优势,然而,“有内容无生态”的状态,也是不同类型的音频主对喜马拉雅的诟病之处。

尤其是对在年获得显著增长的播客行业而言,除去内容托管,喜马拉雅当下在部分内容创作者眼中仅仅是“渠道之一”。这种现状很难让喜马拉雅满意,对平台而言,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RSS订阅、服务器和收听平台分开等特点的播客内容,既可以是难得的增量,又是长期不受控制的“不确定因素”。

“如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成为了年5月底至6月初喜马拉雅试图插手UGC内容商业化的大背景。然而,一纸《喜马拉雅主播/媒体自接广告合作政策(年)》(以下简称“政策”),却轻而易举地触怒了相当一部分播客主,一些播客圈内人士评论认为,“政策”无异于“截胡”,“喜马拉雅根本没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这已经不是喜马拉雅第一次让UGC生产者“不爽”,但这种不爽,更多的还是来自内部的操作问题。相比内部的问题,腾讯、字节跳动系产品所带来的外部威胁,也同样在这一阶段摆在了喜马拉雅的面前,成为了后者的焦虑被放大的外因。

01

已知的问题

喜马拉雅的新“政策”小小地打破了年年中UGC音频内容领域的宁静。

6月10日,播客播主“津津乐道”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ly/119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