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张浩淼著的《中国蜻蜓大图鉴》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中国蜻蜓种,是世界最大蜻蜓专著。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共页,以中英双语的文字编排。内容包括“蜻蜓概述”和“中国蜻蜓图鉴”两大部分,覆盖了蜻蜓的形态学、生物学和分类学等多方面知识,是对中国蜻蜓的一次系统性总结。每个物种配有简洁而精准的概括性描述,结合生态照片和必要的分类特征图像,为读者提供了最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该书收录了中国蜻蜓3亚目23科属种,占中国已知蜻蜓总数的83.42%。其中束翅亚目13科65属种,间翅亚目1科1属3种,差翅亚目8科属种。共选用了彩色图片余幅,从最佳角度展现了蜻蜓迷人绚丽的原色生态,许多珍稀物种的生态影像通过此书首次公开。书中包含一份最新最全面的中国蜻蜓名录,由多位国际蜻蜓专家参与厘定,包括中国蜻蜓共种及其异名,是对中国蜻蜓的全面总结。该书可供昆虫学、动物学、生态学、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农林牧渔、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艺术研究与鉴赏等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以及蜻蜓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人士在工作、学习和欣赏中借鉴与参考,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大型工具书和科普读物。该书作者张浩淼介绍说,蜻蜓是一类公众熟知的昆虫,是昆虫纲中较小的个目,全世界已发现余种。中国是世界重要的蜻蜓资源国,其物种多样性在中国的优势非常显著,目前中国已经发现了余种蜻蜓,堪称世界之取,其中大量的特有和濒危物种,具有极高的保育价值。蜻蜒是迄今最古老的飞行昆虫,最早的古蜻蜒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的化石中,距今至少已有三亿年的历史,因此蜻蜓目承载了地球上亿年进化的历史信息,是进化领域重要的研究类群,尤其可为昆虫纲的进化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由于蜻蜒体型较大、体色艳丽、容易识别,是昆虫纲的旗舰物种。它们是淡水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的生存不仅标志着水环境的健康状况,更可以反映森林的植被质量,是重要的环境质量指示生物。许多敏感物种,对水体和植被的指标要求较高,可以准确评价各种干扰带来的环境问题。张浩淼说,希望更多爱好者加入到蜻蜓研究队伍中。(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ly/1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