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型特征
蜻蜓目(Odonata)所有昆虫的通称。包括人们熟悉的蜻蜓、豆娘。
幼虫称为稚虫,完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各种的稚虫形态差异极大。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咀嚼式口器发达。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分布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大黄赤蜓主要分布在古北界,半黄赤蜓主要分布在东阳界。
3文艺作品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以蜻蜓为题的诗词《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近现代杰出的美术家朱宣咸以此创作了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生动与形象地反映了蜻蜓,自然与人构成的一组诗情画意。
每天一篇睡前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sc/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