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么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本文由作者霜霜说文化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的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一生创作了惊人的两万五千多首诗歌,只可惜只有四千两百多首流传到现在,大多数诗歌已经佚亡。作为南宋诗人,杨万里深知国耻,讽刺奸臣,呼吁抗战,创作了大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诸如《初入淮河四绝句》、《雪霁晓登金山》、《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等。由于性格刚直,无所顾忌,他在仕途上始终没能得到重用。杨万里也创作了不少诗篇记录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著名的有《悯农》、《过白沙竹校歌》、《农家叹》等。此外,他抒情写景的小诗也非常出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夏日西湖,传唱至今。杨万里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较大,非常注重诗歌的韵律和形式,导致部分诗歌较为艰涩。进入老年后,他意识到了“江西诗派”的局限性,故而另辟蹊径,使得诗风发生了转变。他曾说“笔下何知有前辈”,敢于推陈出新,又师法自然,使得诗歌幽默诙谐,极富情趣,在语言上又清新平浅,自然通畅,称为诚斋体。周必大称赞杨万里“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这首《小池》是杨万里的写景名作,清新自然,颇受好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从那泉眼之中,静静地流出了清澈的小水流。泉眼是如此安静,就怕惊扰了它的泉水。水边生长着几棵树木,在日光的照耀下,树荫倒映在水流上,倾诉着它对这晴日里柔和风光的喜爱。在这两句诗中,杨万里将景物表现得如此美好温柔。从泉眼到溪水,从树荫到水流,它们似乎饱含着深深的情谊,诉说着对周围景物的喜爱与不舍。一个“惜”字写出了泉眼对水流的珍惜,一个“爱”字表达了树荫对晴日的感激。杨万里将这些意象拟人化,仿佛所有的景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且乐观积极,和蔼友善。通过这两句诗歌的描写,杨万里为这幅景物图增添了许多柔情,表现了大自然和谐美妙的一面。相比前两句,这首诗歌的第三、四句更富自然情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那鲜嫩的小花苞刚刚从水面露出了它尖尖的一角,就早已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这是一幅极有趣味的画面,“才露”与“早有”先后呼应,诗人笔下的这只蜻蜓具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荷尖才露就立在了它的上头。它与荷花相互依偎,似在喃喃低语,而从蜻蜓的敏捷上,也可见蜻蜓对这朵小荷花的喜爱。杨万里用他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个瞬间,用他的才情记录了这一瞬画面,使得这些景物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无限的生命力,情趣盎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千古流传的写景名句。这首诗名为《小池》,诗人描写时也是从小处入手。相比于整个池塘,这朵刚刚露出水面的荷花是多么小巧,但那只蜻蜓却能注意到这即将怒放的生命,这朵荷花俨然成为了这个池塘的主角。杨万里著名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同样是荷花。从《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歌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杨万里非常注重诗歌中意象的联系。在《小池》中,所有的景物都相互珍惜,相互喜爱,他们彼此映衬着对方的美,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共同的这片池塘,显得活泼可爱,使得整幅画面具有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莲叶接天,碧绿一片,是天空与荷叶的配合;红日照射,荷花更加红艳,这是阳光与荷花之间的配合。而在这一句中,荷花与荷叶紧紧相依,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红艳的荷花,美丽的荷花又能反衬出那田田的荷叶。在这首诗中出现的所有意象,荷花,荷叶,蓝天,阳光都是那么和谐,这才组成了这美妙的画面。杨万里主张师法自然,他的诗歌构思精巧,对自然景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又善于捕捉自然风光。这首《小池》中的所有景物,无论是小泉流水,树荫荷花,还是那只驻足的蜻蜓,它们彼此相爱,彼此珍惜,共同组成了这和谐美妙的一池风景。在对这些景物的描绘中,诗人的描写细腻清新,他不是以观物的态度,而是怀着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意。诗人心中有爱,因而他笔下的景物无不充满了感情。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是作者霜霜说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jt/131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