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砚,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文人有着不解之缘。
古时文人书斋案头与之朝夕相对,书卷风云,砚沉墨香,都起于这方寸之间。
而文人砚石到了茶人的茶桌上,依旧能延续风雅、大展身手。
用砚石做茶盘,既保留了砚本身的文人特质和书卷气息,又能物尽其用,多了几分茶趣,还能做赏石,乘物以游心。
设计师陈耿龙便别出心裁,将文人砚石搬上了茶桌,还将石刻艺术延伸到砚石茶盘上,虫鱼鸟兽……跃然石上,好生风雅。现在,一条生活馆就联合知名设计师陈耿龙,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砚石茶盘发起众筹。陈耿龙,是知名设计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闽中复古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古建雕刻设计师、不二斋品牌创始人。
他的雕刻作品,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为其注入文人气韵,妙趣横生,在圈内非常受欢迎,更是被马未都、六小龄童、李玉刚等多位艺术家们收藏。
其作品获奖无数,并入驻了国内多个美术馆、博物馆。
如今,能拥有一个陈耿龙亲制的砚石茶盘作品,更是机会难得,有很高的收藏和艺术价值。
所作茶盘,皆为手工制作、手工雕刻,其工艺繁琐,选料精细,每一块茶盘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去制作。
茶盘造型独特美观,有莲花壶承、宽与窄、佳偶天成3款作品可选。
这3款作品,均已取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佳偶天成:专利号ZL.1;宽与窄:专利号ZL.4;莲花壶承:专利号.7。作品名称:宽与窄作品名称:佳偶天成作品名称:莲花壶承
茶盘所用砚石,是珍贵的江西修水赭砚,中国传统名砚之一,也称贡砚,始出于唐代。
砚石质地温润细腻,墨色玄幽,沉稳自若,方寸之间,乾坤尽显。
上面的石刻图案,栩栩如生,让整个茶盘看起来像是一幅天然“石画”,更添茶趣。
石与水,亦互相滋养。砚石经茶水日月浸润,经久使用后,便可润如黑玉、光可鉴人。
此外,砚石也有着长长久久之意。其材质坚固,可传百世而不朽。
乾隆在《西清砚谱》中曾说:向咏文房四事,谓笔、砚、纸、墨,文房所必资也。笔最不耐久,老不中书,纸次之,墨又次之,只有砚最耐久。
因此,砚石不仅是陪伴文人的长久之物,也是久伴茶人左右的雅致之物。
一个砚石茶盘,更是可收藏传家、长久相伴。
千年名砚做的茶盘,现在一条生活馆众筹▼
众筹价:元~元
众筹时间:1月24日~2月24日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发货
修水贡砚,来自河溪底部的古老石料
“江西多文人,名砚出修水。”修水砚,又名赫砚,是江西四大名砚之一,自古以来就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修水贡砚的制作,开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代,绵延千年而得到继承,叫人感慨砚石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它坚硬细腻,温和莹润,扣之有金石之声。石质与水相亲,抚之如玉、如美人肌,湿水后尤为晶莹剔透。
北宋杜馆《云林石谱》载:“洪州分宁(今修水)深土中产石,五色斑澜,全若玳瑁,石理细润,亦堪作砚。”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以修水砚作礼品,赠于苏东坡等诸友,令修水砚名传于世。
清道光年间,道光之师万承风(修水人)以此砚敬献皇上,道光帝爱不释手。视其色赐名“赫砚”,列为清宫贡品,故又称“贡砚”。
贡砚以其自然的赫色为主体,并有翠绿色为之镶嵌。
珍品中兼有金星、金晕、鸡血藤、鱼子、水波纹等花纹,胜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凝视怡人,赏心悦目。
石质坚而不疏,触笔细而不滑,发墨速而不粗,贮水久而不涸。
当代书画名家范曾老师题字赞誉修水砚
当代许多知名书画家,对修水贡砚皆情有独钟,都曾泼墨挥毫来盛赞它。
书画名家范曾题字“砚出修水,字重苏黄”来赞誉修水砚。
书法家赵仆初曾题辞:“墨旧款新山谷诗书曾得助,云兴波涌神州文笔看腾辉。”
书法家欧阳中石赞其:“细润若凝脂,天然造化奇,惊涛生砚底,玉版泛新词。”
书法家柳倩称:“书尽苏黄通翰墨,砚从修水出文章。”
能获得众多书画家如此称赞,可见其不凡之处。
修水砚的石料
但江西修水砚的石料多蕴藏于河溪底部,开采十分不易,产量也并不多,所以一直被列为名贵砚石。
河溪底部修水砚的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
它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故储量很少。
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开采的难度可想而知。
原料就如此珍贵,制成的砚石茶盘自然也价值不菲。
这三款砚石茶盘,便是用珍贵的江西修水砚的水料制作而成。
水料是指长期浸泡在河床里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石料,来之不易。
它们在河床底部长期经流水浸润、冲刷,表面润滑,有水光,质感和柔韧性也更佳,是制作茶盘的上好原料。
作品:宽与窄
尺寸:mm×mm×40mm(长×宽×高)
宽窄之间,方寸自如。这款砚石茶盘的设计,是宽与窄的变奏。
从上面看,似一叶扁舟,方圆有度;而从侧面看,窄如薄壁,最薄处仅为0.3cm。
宽与窄的美学,不仅是视觉的美感冲击,也是君子进退有度的分寸。
制作时,用整块原石作为原料,不断削薄,并且控制好平衡,尽量保留原石之美。
这款砚石茶盘,是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一款。直接把一块很厚的砚石原料,日渐削薄,如“滴水穿石”,十分不易,所花费的打磨时间也更长。
触之,石面光滑细腻,有丝丝清冽的凉感。上面保留了石料自然天成的纹理,原始纯朴,不掩自然之美。茶盘一端,一只七星瓢虫攀爬于上,活泼可爱的样子,为整个茶盘增加了几分野趣。茶盘面积很大,可放置一整套的茶具,供三五好友围坐共饮。
也可以用来盛放水果、茶点等,一盘多用。
佳偶天成
尺寸:mm×mm×20mm(长×宽×高)
佳偶天成,茶盘盘面为生动的池塘一景,莲枝旁逸斜出,一只蜻蜓落于其上。
储水状态下莲藕与蜻蜓在水中若隐若现,如身临静夜荷塘边,于方寸之间造就一方净土,亦可沉浸其中。
干泡状态下雕刻更显立体,蜻蜓立于莲枝之上,相映成趣,佳偶天成,好一副盛夏光景。
佳偶天成茶盘,形状规整方正,可容纳一壶两杯或三杯。
边框全弧面处理,从视觉上弱化边框的硬度且提升质感,边框高1cm为可储水结构。
盘面平滑细腻,有隐约的天然竖条纹纹理。整体古朴雅致,充满荷塘之趣。莲花壶承
尺寸:mm×mm×40mm(长×宽×高)
莲花壶呈,为双层分离式设计,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上层莲蓬为承壶,莲花底盘盛水,干泡壶承两用。也可以分开使用,莲蓬做承壶,莲花底盘可以当茶点盘或果盘。憨态小巧,石理细润,手感颇佳,适合任何禅茶空间陈设。千年名砚做的茶盘,现在一条生活馆众筹▼
众筹价:元~元
众筹时间:1月24日~2月24日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发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精雕细琢之作
砚石茶盘,是自然美与工艺美的造型艺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砚台是缩小的茶盘,茶盘是放大的砚台。设计师陈耿龙先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做了新的延伸。
砚石茶盘,制作工艺繁琐,要经过设计、选料、打坯、造型……等诸多环节,耗时耗力,几十天才能打造而成。
画图
首先要有设计创意,在陈耿龙看来,设计的本身就是运用自然之物进行艺术创作,将自然与物、人产生联系。
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在纸上勾勒出充满想象力的形状和图案。因石构图,因材施艺。
选料
砚石的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就在于选料,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为砚石茶盘的原料。
砚石茶盘对石料要求颇高,要细腻光滑、质感佳,且不能有裂缝、分层、杂质。
这个过程首先需要懂得看石,通过眼观砚石纹路、颜色,敲击砚石听声来分辩石材的品质。
挑选石材时,必须要用水去清洗,浸湿后才能看清楚砚材的纹理、色彩、水渍和瑕疵。
打坯
打坯前一般还要进行二次选料,这时的选择就带有更明确的目的性,根据作品的设计去选择合适形状、质地、长宽和厚薄的石料。
如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板型砚材,为了不破坏石材的天然造型,设计者就要因材施艺,直接在原石上进行雕琢,保持它的自然风韵。
粗雕造型
坯体完成后,要进行粗雕造型,虽是粗雕,但对于雕刻师的技术要求仍然非常高。
因为所用的粗雕工具,金刚石磨头非常锋利,稍有不慎就会把需要保留的棱角也磨掉,从而破坏砚石的原始风格。
粗雕后,再把已经有大体形状的砚石茶盘,放在金刚砂上打磨边缘处,使其更为圆滑。
精雕细刻
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最后的精雕是最为重要的工序。
雕刻师除了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和细致缜密的心思,很多纹路复杂的图案,稍有不慎就会伤到砚石的纹理,从而破坏整个作品。
所用到的工具也非常多,铲刀、平刀、尖刀……个头刀头配合使用。光是雕刻图案,就要好几天的时间。
打磨
雕刻后,要进行手工打磨,有的地方要圆滑柔润,有的地方要棱角分明,每个部分会区别打磨。
打磨要反复多次,由粗到细,直至盘面润滑细腻、光亮如镜。
上腊封油
打磨完成之后,要进行上蜡处理,来对砚石进行保养,使其美观耐看。
砚石茶盘上被上了一层薄薄的蜡油后,上面的砚石纹理更加清晰,盘面光可鉴人,手感也更为润滑。
经过匠人之手和多道精细的手工工序,这些藏在河溪谷底几千万年的古老石头,重新焕发光彩,成为茶桌上的雅物。
砚石茶盘保养
砚石茶盘的保养相对比较简单,用水养、茶养即可。
1.建议每天清洗,喝茶时用茶巾浸满茶汤,均匀擦拭茶盘表面包括四周侧面,不留死角。日久即可现包浆,使盘面愈加温润莹澈,流光溢彩;
2.清除茶盘上面的茶叶等杂物,禁止隔夜茶水残留,保障石头呼吸畅通,使茶汤均匀渗入石肤;
3.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会影响石质;
4.保持水润,定期使用清水浸泡,使得石质保持滋润。
众筹档位说明1莲花壶承·砚石茶盘支持元,获得手作贡砚“莲花壶承”1个,价值元。2佳偶天成·砚石茶盘支持元,获得手作贡砚茶盘“佳偶天成”1个,价值0元。该产品支持刻字定制,落款位置为茶盘背面,限5个字以内。3宽与窄·砚石茶盘刻字位置示意支持元,获得手作贡砚茶盘“宽与窄”1个,价值元。该产品支持刻字定制,落款位置为茶盘背面,限5个字以内。
千年名砚做的茶盘,现在一条生活馆众筹
众筹价:元~元
众筹时间:1月24日~2月24日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发货
▼▼▼▼CONTACTUS丨点此联系客服>本文为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zz/1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