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着背带裤,系着红领巾的时候,拉着妈妈的手,望着星空告诉她,昨夜我梦见了红蜻蜓。[i]”31岁的钱金波怀揣着年少的梦想,不假思索地给自己的企业取名为“红蜻蜓”。
说起“红蜻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迎着改革的春风,从诸多鞋业品牌厂商中脱颖而出,到如今,已有多家品牌店铺。而它的创始人——钱金波,也被誉为“中国鞋文化第一人”。
作为高级经济师的他,紧跟时代潮流,仅用25年的时间,就将“红蜻蜓”做成家喻户晓的品牌,月入两亿,获得“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慈善企业家”等诸多荣誉。
家境贫寒,心怀梦想
年,钱金波出生在浙江永嘉。楠溪江江水流过的村庄,风景秀美,物华天宝。但对当地人来说,温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由于耕地稀缺,永嘉经济落后,为了吃上一口饭,当地人不得不拼尽全力。
经济的落后,就代表着教育资源的短缺。钱金波从小到大,数理化成绩都极差,中考之后便辍学了。年少的他,为了替父母分担经济压力,选择出门打工。
起初,他的梦想是唱鼓词,“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太多的文化生活,就喜欢听鼓词、唱鼓词。[ii]”如今,已功成名就的钱金波谈及年少的梦想,眼中仍透露着少年的意气风发。他笑称,自己在鼓词上颇有天赋,但遭到全家人的强烈反对。
听从了母亲的安排,钱金波跟着姐夫学漆匠,但没干多久就不干了。母亲劝说他:“男子汉要学一门正正规规的手艺。”于是,年仅18岁的钱金波独自离开温州,到武汉学木匠。身无分文,又人生地不熟的,钱金波为了生计,只能不分昼夜地学习工作。有一次,钱金波锯木条犯了困,差点把脚给锯断。
许是上天的眷顾,在他24岁的时候,得知经商可以赚大钱,于是,便开始了卖鞋生涯。凭借着天生的企业家的敏锐,他用了8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推销温州皮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万元。
“一个亿”的小目标
年,钱金波怀里揣着银子,心里揣着兔子,回到温州,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时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红蜻蜓。
当时,温州鞋行企业已超过家,其中不乏康奈、富贵鸟、森达等知名品牌。红蜻蜓作为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品牌,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但对于有着8年皮鞋销售的经验的钱金波来说,似乎一切都不是什么难事。
钱金波深知设计的重要性,他找到精通中国文化的米兰设计师,设计出全新的款式,烫金的LOGO自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红蜻蜓的成功不仅在于全新的设计,就连包装的鞋盒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
在其他商家还在用5毛钱的鞋盒时,钱金波就敢用2块的鞋盒,并在每个鞋盒上都印刷着企业理念:“从距离中寻求接近”。
年,红蜻蜓的销售量就已突破千万,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红蜻蜓线下直营店已有家。两年后,钱金波终于实现了“一个亿”的小目标,红蜻蜓也成了整个中国鞋业的领头羊。
小有成就的钱金波不甘止步于此,在年,他提出多元化经营,同时进攻皮具、房地产、小额贷款等行业。但他忽略了,当时的油价上涨,成本攀升,最终赔了0万元。
然而,钱金波并没有沉浸在失败的悲伤中,很快调整好情绪,总结经验,将一切归零,专注于鞋行。不过5年,红蜻蜓的产值就涨到了43亿。
鞋履文化
钱金波区别于其他商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儒雅气质,被大众誉为“文化商人”。
年,钱金波带着独家设计生产的皮鞋找到意大利的著名设计师Marlogce进行鉴定,设计师说:“我对你的皮鞋质量,款式都很满意,但我只能给你打90分,那10分是文化附加值,你没有。”[iii]
钱金波从中得到启发,一个企业的灵魂不是销量,而是文化价值。只有以传承了千百年的鞋文化为核心,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年10月,红蜻蜓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钱金波担任中心主任,又聘请著名民俗学家叶大兵任常务副主任。其中心任务就是:深入探索中华鞋文化史,系统研究中国历代鞋史,努力创造文化品牌,推动企业发展服务[iv]。红蜻蜓斥巨资对博大精深的鞋文化深入研究,并在杭州,成都,上海,温州和香港等地举行了6次鞋文化展览,将中国千百年来鞋的嬗变轨迹告知大众。
年5月,致力于寻求商品与文化交融的钱金波投资0万元,建成了中国第一家中华鞋文化展馆。出乎意料的是,“文化商人”钱金波并没有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红蜻蜓,而是在展馆中陈列了自秦朝以来,各个时代的鞋子,就连壁画上的记录的民俗,故事也是生动逼真,沉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红蜻蜓”能飞多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有无数企业顺应时代崛起,也有被无数企业被时代淘汰,而红蜻蜓一飞就是25年。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购已成为生活常态。钱金波紧跟时代的步伐,早在年便与阿里合作。年10月10日,红蜻蜓与阿里云正式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在全链路数智化转型方面展开合作,以数据中台建设与业务规划咨询作为首战阵地,实现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v]年双十一期间,红蜻蜓线上交易高达单,销售额突破3.8亿元。
去年1月份,突然其来的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破产,红蜻蜓多家门店关门,0多名导购只能在家隔离,每月还要承担上亿的开销,入不敷出。集团董事长钱金波说:“近期彻夜无眠”。
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精神压力,终于在2月8日,红蜻蜓提出了解决方案:线上销售。让红蜻蜓“长出翅膀来”,让导购员在家也能开工。
3月8日,钱金波化身“波波大人”进入直播间,自此,红蜻蜓销售额不断上涨。5月23日,“波波大人”第三次直播带货,观看人数超过万人。
钱金波说,自己实际是一个“演员”,“它已经不是我喜不喜欢的事,这就是我的使命,我要跟我的年轻的消费群,商务市场人士有更多的黏性。[vi]”
他注重于文化理念,不断地变革,化危机为机遇,未来,红蜻蜓一定能飞得更远。
(本文由财经十三叔原创,作者筱淮,欢迎大家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tinga.com/mgzz/11860.html